汉王长高了, 待正旦过去, 冬服除下, 抽条长个便十分明显,去岁的春衫倒是不紧, 却露出一小截手腕, 穿不得了。
幸而王妃已料到,做春衫时,照着旧服大小又留出些尺寸来,恰好合身。
朱色的?衫,圆领大袖, 将汉王的小脸,衬得越发白净,活泼朝气。汉王很喜欢, 时常穿,却十分爱护, 唯恐穿坏了。
王妃又好笑又无奈, 与她道:“明年殿下再长高, 便穿不得了,不必这般紧省。”
殿下长个子比寻常女子晚了些, 仿佛这时才开始, 到明年,必是要换新装的。
汉王一面点头答应,一面仍是小心翼翼的,生怕擦到蹭到, 偏生她又爱穿,一整个春日,汉王殿下仿佛斯文了不少,时常坐着,不跑也不跳。
如此到春末夏初,那件春衫,竟如新的一般,无丝毫损坏。
且汉王愈加爱看王妃,总觉得王妃好看,时常欲言又止地想说些什么,最后却只腼腆地笑,小脸微红地望着王妃轻轻摇头,一个字也不出口。
王妃知她兴许还需些时日来说服自己,便也不戳穿,只耐心等待。她固然可立即就戳破,引得殿下说出心中所想,却又觉得,倘若她直言已看穿她是女子,必会吓到殿下,不如顺其自然,等她自己放下戒备,亲口对她说出这个秘密。
如此,直到汉王十七岁,此事竟被皇帝无意发觉。
却说当今圣上也是不容易,自登基之后,一直为子嗣所扰。她与皇夫成婚多年,奈何膝下一直无子。起初大臣们还算克制,只偶尔旁敲侧击一番,然而时日渐长,皇储踪迹全无,大臣们自是日益着急起起来。开头是暗中请了陛下外祖母入宫劝说,东宫,国之储二,怎可久缺?当初哀帝时的晋王之乱便是因高帝在立储一事上,太过拖泥带水埋下的隐患。为国家计,也当迎立侍君,延诞储嗣。
皇帝不允。
大臣们无法,又推了丞相出来,前去劝说。丞相乃是皇帝母舅,皇帝与母舅一家惯来亲厚,想来多少会与些颜面。
皇帝依旧不允。
她与皇夫感情甚笃,不愿再有第三人入宫挡在她们中间,任谁来劝,都是无用。然而国家又确实不可无太子,她百年之后,也着实需个人来继承皇位。
皇帝便将目光对准了汉王。
先帝有十一子,除去夭折,早殇,还余六子,六子之中,五子前前后后地卷入逆案,只剩了第八子汉王缘。
皇帝也是别无他法,一面应付着朝臣催促,一面耐心等待汉王生出孩子来。她已想好了,但凡汉王有子,不论是男是女,立即抢过来,立为储君,往后好生教导,让他将来做个明君。至于她百年之后,储君是仍以她为母,还是重尊汉王为父,她并不强求。
皇帝已思虑周全,谁知左等右等,等了一年又一年,始终不见汉王妃有孕。一面是大臣催逼不断,一面是觉得对不住皇夫,皇帝终于坐不住了,请了汉王入宫来,欲替她看看,身上是否有什么亏虚,若是有,也好及早调养。
这一看,汉王的女儿身自是瞒不住了。
春夏之交,天况日渐炎热,白昼变长,夜晚变短,日子也似染上了瞌睡虫,伴着骄阳如火,困倦起来。
天空高阔,蓝得一碧如洗。
本是和煦的一日,汉王却是郁郁寡欢。
她今日起得格外早,坐在书案前发了一阵呆。
昨日入宫,皇夫亲替她把的脉。男女脉象不同,一查便知。传闻皇夫医术高明,少有人及,把脉必是在行的,想来已看出来了。只不知他为何当场未禀与殿下。
汉王沮丧极了,藏了这么多年,终于还是藏不住了。冒充皇子,这样大的事,不知陛下会如何处置,为皇室尊严计,兴许会令她暴毙,亦或按个罪名与她,无声无息地处置了。总归逃不开一个死字。
前两日还是高高兴兴的。灾祸却说来就来,真是让人难过。汉王抬袖擦了擦泪,忍着没有哭出声。
时辰还早,天色尚是青灰,还未全部亮透,内室,王妃还在安睡。
她们相处的时日不多了,平日都是王妃照顾她,她不欲到了这时,还让王妃为她操心。汉王努力将泪意忍了回去,待平静了心绪,她站起身,到一敞口花瓶旁,花瓶中插了几卷画,那几卷画挡住了瓶底的木匣。
汉王拨开画卷,将匣子取出,打开看了看,里头契纸、户籍等物皆在。她轻轻松了口气,在就好。
这是她从前安排下的,费不不少功夫,花了数年时日,才让她布置出这样一个假户籍来,防的便是这一日。假户籍中样样都是真的,宅邸、田园、乃至官府中亦有记录,只缺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罢了。她那时想,若被识破身份,便设法逃出京去,顶了假户籍上的名姓,这假户籍,便成了真。
她安排这户籍前,尚未与阿瑶成亲,那时想的,便是设法逃了,到那处隐姓埋名,过闲云野鹤的日子。
如今有了阿瑶,自是不能只顾自己的。她已想好了,要将这匣子留给阿瑶。里头除一新户籍,还有不少地契、银钱,足以她一生安逸了。
汉王目色柔和,显出微微的笑,然而片刻,汉王的小脸就皱起来了,她抬袖掩面,不住流泪。
呜呜呜,好难过,竟只有一张户籍,她该多准备一张的,那样就能同阿瑶一块儿走。
以后都不能要阿瑶抱抱,
-->>
27、第二十七章